西南大学新闻学专业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新闻学基础教育。1993年,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设立新闻学专业方向,教育部文学类学科评审专家何崇文教授成为第一批教师;2001年,西南师范大学开办新闻学专业,吸引了一批优秀专业教师和业界精英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师中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新闻学科技术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至今,已有11 届本科毕业生。 新闻学专业目前有9 位教师:董小玉教授、陶红教授、刘丹凌教授、代玉梅副教授、副教授、秦红雨副教授、崔丽副教授、邹琰副教授(院聘)、钟颖。其中博士生导师1 名,硕士生导师5 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8 名,其中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名,在读博士 1 名,出站博士后 3 名,拥有1年以上海外访学经历的教师3名,拥有业界经验的教师5名,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教师团队。建设了“传媒文化教育”“传媒文化产业”“影视美学”等博士培养方向,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授权点、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特色专业新闻学、市级教学团队“新闻采访与写作”、国家级精品课程《写作》,多次荣获教育部、教学。 新闻学教师科研丰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 项(董小玉、刘丹凌、陶红各主持1 项),省部级项目20 余项;在《新闻与传播研 究》《文艺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转摘;出版专著教材40 余部。 新闻学专业以文、理、艺多元学科为支撑,注重新闻传播基本理论、现代传媒技术、实用公关技巧等的讲授和训练,凝练了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写、新闻编辑、国际传播、全实践、融合新闻学、新营销与品牌推广、公关与应对技能等一批核心课程,培养的学生主要在新闻出版、文化产业、机关、学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管理、营销、策划、教学等工作。 1.【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导 董小玉】欢迎报考新闻专业!新闻学,一个情怀与责任共存,人文与科技相融,理想与现实同在的专业; 一个用脚步丈量社会,用历史,用事实分辨的专业。铁肩担,选择新闻专业,就是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平庸、浅薄!妙手著文章,选择新闻专业,就是选择发现、探索、求真,虚假、伪劣、浮躁! 2.【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硕导 刘丹凌】开阔的理论视野、深厚的知识积淀、敏锐的现实关怀、卓越的实践技能!西南大学新闻学专业愿成为未来传媒人的“造梦空间”,为每一只年轻的梦想插上的翅膀! 3.【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教授、硕导 陶红】新闻传媒学院组建于2006年,与新重庆共同前进。新闻,是关怀弱者的职业,是观察社会的职业,是朝闻天下的职业。我们,用声音传递世界愿望,用镜头表达故事,用文字和数据分析历史。 1.【新闻学大四学生,已被英国华威大学录取 谭宇斯】因为对新闻的满腔热爱,高考的时候坚定地报考了西南大学的新闻学,四年的学习时间证明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决定,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也成为我梦开始的地方。 这里有学识广博的师者和丰厚的学术土壤,我们可以学习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打好扎实的新闻采写基础,提高思辨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不仅在课堂上谈天说地,还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编辑、打造微信号平台、策划深度报道,拍摄发行真人秀节目等各种丰富的实战活动让我们全方位掌握了全时代传播技能,这种体验非常难忘。 我们的课程方向也多元包容,如新闻摄影、广告学、公关,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特长都可以在被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智慧都可以被激发和延展,这是我觉得最可贵的地方。我相信从这里走出去的莘莘学子都会成为的独行侠,未来无限辽阔的优秀人才。 2.【新闻学大三学生、院融工作室主编 袁向玲】还记得刚进学校的我,对新闻学有点儿抵触,甚至还和朋友开玩笑说志不在传媒,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我高中语文不太好。但是仅经过半年的专业课学习后,我就发现我早已爱上了这个专业,而现在大三的我新闻学,无法自拔。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读研,我发现其实新闻学的学生就业面和深造方向都比较广,这一切都得力于专业课程的广度。我本是一个无趣的人,但是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后,我发现我慢慢开始变得有趣了,我的大学生活也随之变得有趣极了,而这些有趣的idea全部来源于那些专业课程和专业老师。新闻传媒学院的老师们人都非常好,每一个老师都有其明显的特色,尤其他们带来的那些新闻学观点和会让人感觉耳目一新。除了有趣,专业的学习带给我的更多的还有思维的训练和对待事物的观点,新闻是一种记录的方式,而记录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但记录一定得遵从于事实,因此通过学习,我慢慢变得细致和严谨。现在,我已立志于新闻,未来,我也将投身于新闻。 3.【大四学生、已被重庆大学录取 高瑞】我很庆幸自己选择新闻学这个影响我一生的专业。入学以前,我畅想自己笔走龙蛇惊风雨,写春秋,用笔杆子写下自己对社会的观察理解,记录变化的点点滴滴。进入新闻班我发觉新闻学的课程比我想象中要丰富有趣很多。外出采写新闻、学习摄影、深度调研拍摄真人秀等等,这些课程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加深刻。新闻学授课的老师有知名的专家和学者,授课方式灵活多样,事半功倍。老师将学习技术、内容写作和艺术表达三者结合,培养我们兼具三种能力。比如在我欠缺的艺术方面,我认为新闻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慢慢的审美。虽然我不可能做顶尖的艺术人才,但是锻炼出一种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知道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 学院为我提供了展示才艺和交换深造的平台,我交换至地区中国文化大学学习新闻学。我喜欢新闻学课程的文化氛围,在与董小玉老师的每一次交谈中都能获益甚多。专业老师对我的专门指点和帮助,让我的专业视野更加开阔,我突破了以往对新闻学认识的局限,也得到学院的保送名额,即将步入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新闻学使我在未来的研究领域中有更多的可能,也为我成长为不可取代的“笔杆子”的道上助益良多。 西南大学新闻学专业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新闻学基础教育。1993年,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设立新闻学专业方向,教育部文学类学科评审专家何崇文教授成为第一批教师;2001年,西南师范大学开办新闻学专业,吸引了一批优秀专业教师和业界精英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师中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新闻学科技术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至今,已有11 届本科毕业生。 新闻学专业目前有9 位教师:董小玉教授、陶红教授、刘丹凌教授、代玉梅副教授、副教授、秦红雨副教授、崔丽副教授、邹琰副教授(院聘)、钟颖。其中博士生导师1 名,硕士生导师5 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8 名,其中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名,在读博士 1 名,出站博士后 3 名,拥有1年以上海外访学经历的教师3名,拥有业界经验的教师5名,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教师团队。建设了“传媒文化教育”“传媒文化产业”“影视美学”等博士培养方向,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授权点、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特色专业新闻学、市级教学团队“新闻采访与写作”、国家级精品课程《写作》,多次荣获教育部、教学。 新闻学教师科研丰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 项(董小玉、刘丹凌、陶红各主持1 项),省部级项目20 余项;在《新闻与传播研 究》《文艺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转摘;出版专著教材40 余部。 新闻学专业以文、理、艺多元学科为支撑,注重新闻传播基本理论、现代传媒技术、实用公关技巧等的讲授和训练,凝练了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写、新闻编辑、国际传播、全实践、融合新闻学、新营销与品牌推广、公关与应对技能等一批核心课程,培养的学生主要在新闻出版、文化产业、机关、学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管理、营销、策划、教学等工作。 1.【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导 董小玉】欢迎报考新闻专业!新闻学,一个情怀与责任共存,人文与科技相融,理想与现实同在的专业; 一个用脚步丈量社会,用历史,用事实分辨的专业。铁肩担,选择新闻专业,就是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平庸、浅薄!妙手著文章,选择新闻专业,就是选择发现、探索、求真,虚假、伪劣、浮躁! 2.【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硕导 刘丹凌】开阔的理论视野、深厚的知识积淀、敏锐的现实关怀、卓越的实践技能!西南大学新闻学专业愿成为未来传媒人的“造梦空间”,为每一只年轻的梦想插上的翅膀! 3.【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教授、硕导 陶红】新闻传媒学院组建于2006年,与新重庆共同前进。新闻,是关怀弱者的职业,是观察社会的职业,是朝闻天下的职业。我们,用声音传递世界愿望,用镜头表达故事,用文字和数据分析历史。 1.【新闻学大四学生,已被英国华威大学录取 谭宇斯】因为对新闻的满腔热爱,高考的时候坚定地报考了西南大学的新闻学,四年的学习时间证明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决定,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也成为我梦开始的地方。 这里有学识广博的师者和丰厚的学术土壤,我们可以学习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打好扎实的新闻采写基础,提高思辨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不仅在课堂上谈天说地,还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编辑、打造微信号平台、策划深度报道,拍摄发行真人秀节目等各种丰富的实战活动让我们全方位掌握了全时代传播技能,这种体验非常难忘。 我们的课程方向也多元包容,如新闻摄影、广告学、公关,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特长都可以在被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智慧都可以被激发和延展,这是我觉得最可贵的地方。我相信从这里走出去的莘莘学子都会成为的独行侠,未来无限辽阔的优秀人才。 2.【新闻学大三学生、院融工作室主编 袁向玲】还记得刚进学校的我,对新闻学有点儿抵触,甚至还和朋友开玩笑说志不在传媒,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我高中语文不太好。但是仅经过半年的专业课学习后,我就发现我早已爱上了这个专业,而现在大三的我新闻学,无法自拔。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读研,我发现其实新闻学的学生就业面和深造方向都比较广,这一切都得力于专业课程的广度。我本是一个无趣的人,但是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后,我发现我慢慢开始变得有趣了,我的大学生活也随之变得有趣极了,而这些有趣的idea全部来源于那些专业课程和专业老师。新闻传媒学院的老师们人都非常好,每一个老师都有其明显的特色,尤其他们带来的那些新闻学观点和会让人感觉耳目一新。除了有趣,专业的学习带给我的更多的还有思维的训练和对待事物的观点,新闻是一种记录的方式,而记录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但记录一定得遵从于事实,因此通过学习,我慢慢变得细致和严谨。现在,我已立志于新闻,未来,我也将投身于新闻。 3.【大四学生、已被重庆大学录取 高瑞】我很庆幸自己选择新闻学这个影响我一生的专业。入学以前,我畅想自己笔走龙蛇惊风雨,写春秋,用笔杆子写下自己对社会的观察理解,记录变化的点点滴滴。进入新闻班我发觉新闻学的课程比我想象中要丰富有趣很多。外出采写新闻、学习摄影、深度调研拍摄真人秀等等,这些课程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加深刻。新闻学授课的老师有知名的专家和学者,授课方式灵活多样,事半功倍。老师将学习技术、内容写作和艺术表达三者结合,培养我们兼具三种能力。比如在我欠缺的艺术方面,我认为新闻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慢慢的审美。虽然我不可能做顶尖的艺术人才,但是锻炼出一种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知道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 学院为我提供了展示才艺和交换深造的平台,我交换至地区中国文化大学学习新闻学。我喜欢新闻学课程的文化氛围,在与董小玉老师的每一次交谈中都能获益甚多。专业老师对我的专门指点和帮助,让我的专业视野更加开阔,我突破了以往对新闻学认识的局限,也得到学院的保送名额,即将步入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新闻学使我在未来的研究领域中有更多的可能,也为我成长为不可取代的“笔杆子”的道上助益良多。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