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在开发区豫鲁起重机制造有限公司的车间内,记者见到了正在3米高的平台上作业的贺文伟,虽然车间内温度很高,但没有影响他工作。“在起重机(也就是通常说的行车)维修这个行业里,一直都是河南的,还有近处新泰的技术工人居多,咱们莱芜本地的很少,我就是看到这个情况,果断从起重机生产厂里出来,干起了专门的维修工作。”贺文伟说。 今年34岁的贺文伟来自钢城区辛庄镇东辛庄村,2007年进入高新区凤城工业园的一家起重机厂工作。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喜欢钻研的他将起重机的各项性能和技术都掌握得很透彻,无论是生产还是维修岗位都游刃有余。2011年,贺文伟在跟朋友闲聊时,听别人分析起重机的维修对技术要求高,莱芜专门搞起重机维修的大都是外地人,莱芜人干不好。“我当时心里很不服气,凭什么莱芜人干不好?!我就不信邪,于是辞掉了厂子里稳定的工作,自己出来专门干起重机维修。” 辞职出来单干,换了后的贺文伟有些不适应,吃了不少苦头。“那时候刚出来,觉得认识我的人只要知道我干这个,肯定会来找我,所以就在家里待着等,可是了一段时间才觉得不是那么回事,生意很不好,可是还要吃饭,又不好意思回原单位,有段时间我还跑去给人家干兼职当电工。”贺文伟回忆起自己刚开始创业的日子,仍有很多感慨,“后来自己好好反思后,觉得不能这样了,辞职出来是为了什么?都走到这一步了,不能等,就要主动改变自己。从那以后,业务才开始有起色。”贺文伟开始到处找资料,找用起重机的企业,在本子上写下自己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企业名字,专门印了名片,开始一家一家地去发自己的名片。这次主动出击,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没几天,一个认识的企业老板就给我打电话,让我过去给他看看起重机的故障,现在想起来,还能体会到当时的激动。从此以后,业务越来越多,慢慢就好起来了。”贺文伟说,随着业务的增多,他一个人已经干不过来,于是找到了侯家台村的亲戚侯海涛。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侯海涛经过一段时间的后,成为贺文伟的最佳搭档。他们的业务范围也很广,从钢城到莱城,只要是有起重机设备的企业,他们都很熟悉,无论是6米高还是12米高的平台,不管是10吨的小机器还是几十吨的大机器,从设备到电器,他们都能找到问题,用最快的时间解决掉。 “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起重机停了机,有时候就意味着经济上出现损失。我们尽量用最快最好的办决问题,哪怕自己吃点苦。记得有一次,我们给一家大型企业的起重机更换全机的电缆线,在操作台上干了两天两夜。就算在平时,我们也会去企业转一转,进行故障排除和设备。”贺文伟对待业务的这份认真和负责,赢得了客户的认可,现在他们一个月能服务近200家企业。 “我的愿望就是做起重机维业的佼佼者。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有责任对得起每一个企业对我的信任。以后,我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水平,提高能力,做好各企业起重机的保障工作。”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