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汽车普及进程也随之加快,由此所带来的各种交通问题逐渐凸显,交通拥堵、道事故和城市大气污染等问题已然成为各大城市的通病。 如何有效缓解面交通拥堵、减少事故发生,除必要时紧急预案外,还应从全局、科学的角度去考虑。以车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正在被管理部门越来越多地提及,这也是未来我国交通发展应该看到的图景。 智能交通系统可对各口、段的车流量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并进行智能分析,提供最佳的通信号配时方案,并通过远程干预和微调,提高口通行能力,实现通行有序化。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交通系统行业的投入将接近3800亿元,战略规划将直接驱动市场对视频、安防、、收费等设备的需求,智能交通行业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目前,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阶段进入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接下来将从应用领域、行业规模和企业分布三方面来阐述我国智能交通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应用领域来看,目前我国智能交通主要应用在公交通信息化、城市道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以及城市公交信息化领域。 在公交通信息化方面。实施了“科技奥运”智能交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广州、中山、深圳、上海、天津、重庆、济南、青岛、杭州等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也各自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公收费领域中,全国14省市高速公ETC正式联网运行,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正逐步展开跨省区的收费系统的建设。 在城市道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方面。南京市城市智能云交通服务系统通过综合分析人、车、等交通影响因素,利用各类信息发布手段,为道使用者提供最优径引导信息和各类实时交通帮助信息服务,为众多出行者优化径。厦门市智能交通指挥控制中心则通过检测设备、视频巡逻、电话、微信、微博等多元化渠道采集道交通信息,通过室外屏、网站、手机等方式及时发布信息。 在城市公交信息化方面。37个城市入选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在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吸引力、调控城市交通需求总量和出行结构、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行业规模来看,2011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应用总体市场规模达到252.8亿元,比2010年201.9亿元增长了25.21%,2012年随着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在智能交通行业IT应用投资方面加大了力度,2012年比2011年增长了25.59%,规模达到了317.5亿。2013年受投资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影响,智能交通行业应用投资增长至408亿元,增长率则高达28.5%。预计到2020年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投入将达到上千亿元,智能交通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轨道。 从企业分布来看,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高速公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近年来的平安城市建设,为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速公收费系统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约有200多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并且国内企业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公不停车收费双界面CPU卡技术。在3S领域,国内虽然有200多家企业,但能够实现系统功能的企业还比较少。尽管国内从事智能交通的企业“鱼龙混杂”,一些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些龙头企业在高速公机电系统、高速公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统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统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1、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是影响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市场的智能交通中高端产品主要是国外品牌,关键核心技术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即使是发展最快、推广范围最广的智能交通行业管理和智能产业也不例外。 此外,在智能交通行业管理方面,关键设备和技术也是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的缺乏不仅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付出昂贵的技术使用成本,同时产业的命脉也会被国外企业所扼制。 2、技术的标准化问题。由于产品没有标准化,市场准入缺乏适当标准和门槛,任何投资商都可以进入,导致产品质量缺乏保障,降低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和信任度。 3、产业链整合问题。我国智能交通企业的专业化生产程度很低,仍然处于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状态,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4、市场培育问手掌纹路图解题。目前,即使是在几个国家智能交通示范城市,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市场也只是部分形成,顾客对大多数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还认识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