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知识 > 正文

遥感大数据护航“一带一路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9/15 15:11:41 人气: 标签:一路一带地理知识点

  男人冬泳 打一食品越是欠发达,越需要高科技,越能节约成本,这是后发优势的巨大作用。作为世界上最早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在卫星技术上一直有着巨大优势,卫星遥感信息技术推动了中国的发展,那么它在“一带一路”上能有什么作用呢?卫视《解码一带一路》栏目主编马晓霖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顾行发。

  马晓霖:您能否通俗地介绍一下什么是遥感观测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通过什么路径、什么方式来实现应用呢?

  顾行发:遥感,主要就是通过卫星,有时候也用飞机给地球拍照,然后我们以此来获得地球上方方面面的一些信息。这就有点像我们通过给人体照CT,来分析这个人的健康情况怎么样的道理是一样的。遥感是通过卫星对地球拍照,来了解农作物的长势怎么样,河流有没有污染等情况。比如我们常常看到的天气预报的卫星云图,就是遥感的一部分。遥感现在是发展非常迅猛的一个学科和技术,特别是在类似汶川地震这样一些大的灾害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卫星遥感系统、北斗系统和通讯系统,构成了我们国家的三大卫星观测和应用体系。国际上有一个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叫做GEOSS计划,中国是这个国际组织的国,也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在遥感卫星方面,中国界上处于前三名的,而在某些领域还属于世界之首。

  顾行发:遥用在国土安全方面主要是在减灾防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地区发生灾害以后,经常是伴随着暴风雨和其他情况,不仅人进不去,飞机也进不去,这时候唯一能的手段只有卫星。所以在全球各地,卫星都在减灾防灾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目前在中国遥感技术最大的用途是帮助管理。比如我们为了粮食安全,就要对耕地进行监测,这项工作如果是用人力的线年都调查不清楚。而卫星能够一扫而过,马上就能知道我们国家现在的土地情况怎么样。事实上不仅是对我们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在耕地安全方面,也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测。在方面,遥感技术能对大气污染,比如说PM2.5进行监测。在这方面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亚洲其他国家,一般是用地面的观测站进行观测,但地面观测非常昂贵,而且数目非常有限。我们通过卫星观测的话,能够达到每一平方公里,甚至更细,这样一个无缝的观测。另一方面对中国,对一些新兴国家,在城镇化发展比较快的时候,遥感技术对其中的变化和等方面,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可以这么说,在管理的各个领域,农业、林业、土地、气象、海洋、水利等方面,遥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那么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而言,遥感技术最典型的作用体现在交通出行和道路更新方面。这些情况如果用飞机拍摄的话,工作量比较大,有的地方还拍不了,而卫星则不受这些,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马晓霖:“一带一路”沿线%的地震灾害、水旱灾害、风暴灾害,同时还包括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变暖等巨大挑战。此外,沿线国家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掣肘。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遥感大数据正在成为人类认知体系的一个新钥匙;从社会角度来讲,遥感大数据的运用将通过宏观的、动态的监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您怎么看“一带一路”给这个领域、这样的技术带来的机遇?

  顾行发:“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肯定需要原始的地理、、地质等各方面的信息,遥感可以来提供;在整个“一带一路”城市化建设、城市管理,还有方面,卫星遥感信息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马晓霖:“一带一路”建设包含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我们通过对局部地区的地质水文、地理情况等垂直信息的积累分析,对相关国家决策,包括如何投资、风险度有多高,是不是也是很关键的?

  顾行发:我们有过一些有趣的观测。通过灯光观测我们发现,一些发达地区晚上的灯光指数比较高;但是欠发达的地方,灯光就比较暗。特别是在东部和西部,我们就能看见一个中间灯光的洼地,这是经济目前发展还不够迅速的一个表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只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个的灯光连成片,具有一定的亮度,灯光指数比较高,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发展起来了。所以说,我们从城市的密集程度,从晚上的灯光指数,从很多发展的表征都能够观测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数,比如说车辆指数,通过对超市停车数量的多少,能够找出一些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数。中国已经发布了首部《2016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绿皮书》,在科技部和其他部委已经组织了对“一带一路”遥感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想要发布“一带一路”监测的绿皮书,使我们对每年“一带一路”的资源现状以及变化,一目了然。

  相对来讲,在卫星遥感资源上我们是一个大国,“一带一路”沿线有很多国家对此有很大的需求。目前是我们自己的航天技术发挥作用,为“一带一路”发展保驾护航、为大家服务的一个绝好机会。

  马晓霖: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大概有多少个国家在跟我们进行信息共享方面的合作?或者是从咱们这边获取一些发展的?

  顾行发:我们和周边国家发起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我们在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国、蒙古、秘鲁、土耳其、伊朗等这些国家,都进行了广泛培训和广泛交流,而且正在共同发起亚太卫星发展计划;现在我们也在做金砖五国的卫星发展工作。我觉得“一带一路”的卫星观测体系,将是一个大家共同建造、共同发展、共同享受的一个体系。像蒙古还有老挝,他们希望能够成为我们发起的亚洲、大洋洲地球观测系统中数据共享和应用的首批国家,在他们国家得以运用。在遥用方面,我们持全面态度。

  《解码一带一路》是卫视创办的一档高端节目,节目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内容,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所涉及的热点尤其是经济与贸易投资热点问题,与世界、不同行业的嘉宾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各种讯息的组合、不同观点的交锋,为人们呈现全球化背景下最真实、客观、全面的“一带一路”图景。

  (作者马晓霖为博联社总裁、国际问题专家、外国语大学教授、《解码一带一路》栏目主编兼主持人;李靖云为《解码一带一路》栏目执行主编,资深人)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