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新了解到,建设银行拟出资人民币300亿元设立住房租赁基金,探索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报告显示,该行信贷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截至2022年9月末,该行人民币贷款近2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2.1万亿元,同比多增近人民币5,200亿元。 另外,资源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普惠金融贷款近人民币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人民币4,200亿元,增幅22%,广泛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客户等普惠金融群体;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人民币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5,400亿元,增幅32%,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人民币5.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人民币5,800亿元,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绿色贷款近人民币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6,300亿元,增幅32%,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人民币6.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100亿元,有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建设银行还表示,其全面风险管理,持续完善三道防线、公司、境内外协同控险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资产质量保持稳定。2022年前三季度,其经营业绩符合管理预期,资产回报、资本充足、净息差等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同业前列。 10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发挥大行支柱作用加大投融资投放力度高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公告。 据观点新了解,工商银行今年前三季度为实体经济新发放5万亿元以上投融资,助力稳住经济大盘,金融服务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明显提升。 前三季度,该行保持新增投融资快速增长。2022年9月末,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净增加2.2万亿元,保持同业领先,同比多增4573亿元。 此外,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金精准直达性。在服务重大项目方面,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基金投资项目配套融资、交通水利能源网络型基础设施等五大重点领域和“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营销,基建领域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逾6400亿元。在服务制造业和绿色发展方面,优化以新制造、新服务、新基础及高技术客群为重点的公司信贷布局,制造业和绿色贷款余额、增量均排名市场首位。制造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超过8100亿元,增幅37.5%;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约9500亿元,增幅34.0%。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1.6万亿元,增幅达到59.2%。在服务普惠金胎梦大全融方面,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普惠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量超4100亿元、增幅37.6%。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2万亿元,增加近6000亿元,增幅22.6%。 有序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助力稳市场主体。优化分级分类贷款LPR定价授权体系,推动货币信贷政策有效传导。加大贷款定价精准支持,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采取多种措施,满足稳企纾困、创业就业、乡村振兴等金融需求。 公告表示,下一步其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继续保持良好经营态势,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工行力量。 观点新了解到,中国银行主动对接国家稳经济政策,制定实施支持实体经济的行动方案,出台了8个方面42条支持措施,服务实体经济成效,贷款总量实现较好增长,三季度末,客户贷款较年初增加1.69万亿元,达17.41万亿元,增长10.78%。 中行表示,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提高信贷审批与投放效率,支持受困主体纾困,三季度末,科技金融授信余额超过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以上,绿色信贷增长约36%,普惠贷款增长约35%,民营企业贷款增长约18%,境内制造业贷款增长约18%。 同时,积极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制定出台支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做好跨周期调节稳外贸行动方案,助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今年前三季度,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约2.6万亿美元,市场份额稳居同业首位。积极发挥人民币跨境结算主渠道银行作用,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服务支持,其境内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超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公告中提到,尽管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观点新了解到,农业银行今年前三季度深入实施“三农”县域、绿色金融、数字经营三大战略,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新增贷款创同期历史新高。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农产品稳产保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县域新增贷款超9000亿元。 该行加大对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科创企业、民营企业、普惠小微企业等金融支持,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2万亿元。着力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绿色品牌底色增亮。强化民生领域综合金融服务,有效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2022年前三季度,农业银行财务基本面总体稳健,资产规模实现较快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收入、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均取得新进步,实现价值创造能力稳步提升。 观点新了解到,2022年前9个月,交通银行融资总量超过8000亿元。其中,境内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年末增加6444亿元,增幅10.63%,同比多增9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均超过境内人民币各项贷款总体增幅。 前9个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增量贷款占比超过60%。截至9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5.18%。 截至9月末,交通银行境内绿色信贷重点支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清洁能源设施建设运营、能源系统高效运行等领域,绿色信贷余额超600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超25%。强金融普惠性,通过普惠e贷、医疗付费、银行等场景服务更多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的客户数较上年末实现较快增长。 1-9月,国际结算量、贸易融资发生额同比分别增长13.38%、39.50%。对接科技强国战略,打造商行+投行一体化服务体系,9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42.61%、科技金融授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35.62%。发挥财富管理产品、服务及品牌优势,为客户财富积累、保值增值、传承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9月末境内行管理的个人金融资产(AUM,不含客户证券市值)超过4.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2%。 10月15日,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证监会核准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核准其发行不超过39.68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 据了解,阳光保险集团此前递交的申请材料显示,阳光保险集团是国内大型民营保险集团,旗下拥有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信用保险、资产管理、医疗健康等多家专业子公司。 业务层面,近三年,阳光保险集团业务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19年至2021年,阳光保险集团合并收入分别约为1008.37亿元、1150.59亿元、1199.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86亿元、56.19亿元、58.83亿元,保持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21年,阳光保险集团原保费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相较于同期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高出11个百分点;该公司资产规模从2007年末的111.46亿元增长至2021年末的4416.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30%,相较于同期保险行业资产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高出13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末,阳光保险集团总资产达到4416.23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8.64%;总投资资产规模为3886.78亿元。2019年至2021年,该公司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8%、6.5%、5.4%。 截至2021年末,阳光保险集团旗下的阳光人寿和阳光财险共拥有2895家分支机构,其中分公司68家,中心支公司、支公司及营销服务网点共2827家,基本覆盖全国各省份,触角抵达94.6%的地级市及63.4%的区县。 另外,阳光保险集团还拥有2038家专属代理门店,营业网点覆盖范围广泛。截至2021年末,阳光保险集团拥有约2540万名个人客户和约43万家团体客户。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摘要,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阳光保险集团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0%、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