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知识 > 正文

人为什么需要诗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11-4 5:36:46 人气: 标签:为什么

  世界末日最新消息人为什么需要诗?有学者说得好:“诗是人的本质的需求。”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需要,并且这是人类最本质、最根本的需要。“诗言志”(“志”解释为思想感情)。从诗歌发生的角度看,人是有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是需要表达的;而诗,正是最适合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喜怒哀乐和表达理想追求的语言文学形式。

  【人类对诗的需求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自有人类社会,就有最原始的诗歌—歌谣。据学者们的研究,上古先民们流传下来的文学形式中,诗歌是最古老的一种。如《吴越春秋》(东汉人范晔撰,记载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史学著作)记录的上古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肉的古字)。”这首二言诗,全诗才八个字,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读起来很有情趣。这是反映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劳动场面和情感的歌谣。又如《礼记·郊特牲》(西汉戴圣编,记载先秦的典章制度,是思想的资料汇编)记录的《伊耆氏腊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这是一个叫伊耆氏的部落首领“腊祭”时的祝辞,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农业后,人们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分别对土、水、昆虫、草木四个方面提出祝愿。一种原始灵深处的动荡、不平衡和理想追求,通过这四句歌谣被表达出来。以上两首歌谣表明,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用诗来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从诗歌的作用看,人创作出诗,而诗对人又具有巨大的作用。诗歌对人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讽喻作用和审美作用。孔子认为,诗有“兴、观、群、怨”的功能,以及“不学诗无以言”。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提出来的关于诗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里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使之兴奋,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和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社会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发展,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种优美的语言文学。人追求美的天性,促使人们用美的语言去抒发思想感情。不论是表现生活还是表达情感,不论是真善美还是鞭挞假恶丑,人们都希望用艺术化的语言更好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最直接的诗意追求。诗意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富有抒情意味的艺术空间。诗能够超越眼下的生活,即使在庸常的生活中,也能让人们记住自己的“家园”——心灵寄托、生活和审美追求。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诗性”。“诗性”本质上是对现生实活的超越。现在许多人喜欢说:“生活不止是眼下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说的也是这种超越。

  【法国17世纪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1623-1662)说过:人应该诗意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是人类的一种理想。

  《人,诗意地栖居》,是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后经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其实,荷尔德林写这首诗的时候,差不多已是贫病交加而又居无定所,他只是以一个诗人的直觉与敏锐,意识到随着科学的发展,工业文明将使人日渐异化。而为了避免被异化,他人们需要寻找回家之。这也正如他在《远景》中所描述的:“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森林,带着幽深的形象。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有的人终日劳碌,“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这类人往往迷于名利,与世沉浮,心里没有源头活水,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明代归有光《项脊轩记》中云:“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虽然他的家境是贫寒的,所读之书又大多是借来的,但这一种悄然中的“诗意地栖居”,无疑有着一种难得的静雅之美。年轻时的林语堂带着妻子颠沛于间,即使穷得买不起一张电影票,也还可以去图书馆借回一堆书,两个人守着一盏灯夜读,乐趣自在其中。更用林语堂的话说,只要“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他们就“不亦快哉”!如果诗性智慧审美人生,同时在“诗意地栖居”中使生命的本真存在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那人生的就不言而喻。】

  追求诗意的生活,是人类的一种理想。但是,很多人苦于不得温饱,苦于生活的重负,没能顾得上追求,他们中的多数人诗意感觉几被磨灭。还有许多人孜孜不倦于物质追求,他们的窒息了诗意的感觉。此外,得不到必要教育或缺乏熏陶的许多人,也难得有诗意的。诗意的缺失或遮蔽,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普泛性。它容易使人失去对诗性的追求,失去对家园的守护,使人异化为物的奴隶,苟且于庸常琐碎的生活,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导致整个民族境界的低俗化。这种状况值得大家。

  【特别需要看到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商业文化导向正在日愈加大刺激、撩拨人类本性中低层次的感官和肤浅的追求,这使得当前社会突现出一个重要的现象。人们在物质的温饱以后,反而日愈失落无依托,心灵反而日愈无家可归,内心日愈苦恼、紧张、和不安,甚至消极厌世的现象却反而较之以往大大加剧了,温饱以后如何关注和心灵的问题就变得十分的突出和重要了。在这样的时代里,人类究竟应当寻求什么样的“存在”?成了当今时代最重大的问题。温饱以后的人们究竟应当更关注什么呢?毫无疑问,应当更关注自己家园的美好构建,通俗地说就是应当更关注人类自身的和心理健康的美好构建和健全发展,这才是事关人类的终极关怀和人类最根本、最本质的需求所在。】

  著名的旅美学者、诗词教育家叶嘉莹教授说,诗词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知识教育,是一种关乎生命的救赎。读古典诗词究竟有什么用?叶嘉莹先生一言以蔽之: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看到,那些上台打擂的人,他们的职业、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等等方面各各不同,但都有诗意生活的追求,享受着诗词给他们的快乐。《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自开办以来,受到广大受众的热烈欢迎。

  诗词并非是急功近利地提供给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品,也不是能让人们哈哈大笑或手舞足蹈的文艺娱乐手段,它潜移默化,静静地陶冶着人的心灵和情操。那些流传千古的优秀诗词作品,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君子,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峰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当我们在时,我们就像把诗人当作是老朋友,与他进行着心灵的交流,着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梦想、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艺术素质得到了提高,境界得到了。苏东坡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说,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因此可以说,诗词对于人,是“无用之大用”。所谓“大用”,就是能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而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其意义当然是无可估量的。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上,先人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篇。优秀的诗歌作品精美绝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代表了一个个时代最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特有的瑰宝,是民族和优秀民族传统的重要载体。她动灵的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人文的,其的民族正气、自强不息的奋发、爱国为民的为公襟怀、锐身担当的英雄气概、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悲天悯人的悲悯情怀、崇尚操守的胸襟、日新又日新止于至善的品格追求、充满的智慧和艺术魅力,已经融入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形成、凝聚、发展、振兴的力量,也使得我们的民族文化出无比深厚的底蕴和无比绚丽的风貌,可以雄视世界。千百年来,她以其不朽的魅力超越时空,历经岁月洗礼而历久弥香,熏陶、感染、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激励着他们去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去祖国、捍卫,使我们的民族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向前。今天,她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的“长效剂”,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